首页 > 政策法规 > 行业文件

政策法规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行业文件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电子政务发展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良好基础。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电子政务实现了快速发展,“数字北京”目标基本实现,“数字奥运”各项任务圆满完成,电子政务快速发展和全面应用的格局基本形成。电子政务有效支撑和保障了北京奥运会、建国60周年庆典、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活动及事件,对改善公共服务、加强城市管理、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促进党政机关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
基本建成全市统筹的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全面建设完成覆盖市区(县)两级的有线政务专网和800兆无线专网,有线政务专网市级部门接入用户达到687家、区(县)达到8000余家,无线政务专网用户达到7.6万户;行政村宽带网络接入和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普及率达到100%;高清交互数字电视用户达到130万户,覆盖率达到26.6%;建成近百个各类大型数据中心、计算中心、呼叫中心、灾备中心;面向政府机关发放数字证书5万余张。
基本建成多元互动的政务服务渠道。“首都之窗”为全市1900余项市级行政办事事项提供了网上办事服务,除涉密事项外100%提供了办事指南,连续四年在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中位列省级第一名;北京网整合了40多家委办局及其他行业部门的信息服务资源,实现近500项公共信息服务; “12345”非紧急救助服务热线累计受理公众电话8535.55万件,办结率达到90%;“96156”社区服务热线累计提供服务382万人次,服务响应率达到95%以上。
基本建成覆盖全市的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换体系。初步建成人口、法人、地理空间以及宏观经济四大基础信息数据库,人口库整合9个委办局的共计24类、125项信息,法人库入库97万余家法人数据信息,地理空间库支撑了全市44个政府部门的73个业务系统建设,宏观库建立了22个主题数据库和37个专题数据库;建成市区两级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截至2010年底,全市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接入76个单位,开展了700余项跨部门、跨层级共享交换工作,支撑了各部门90余项业务工作。
基本实现各级政府核心业务信息化支撑“全覆盖”。建成覆盖人口、交通、资源环境、城市安全、民生服务、社会服务、市场监管等领域的全方位电子政务应用体系,共建成700多个业务系统,基本实现信息化对核心业务的全面支撑;城八区全面实现城市网格化管理,共划分网格24850个,覆盖了约1226平方公里的131个街道(乡镇、地区办事处),1826个社区(村),累计处理事件1000多万次;智能交通体系初步建成,电子眼监控覆盖全市重点道路,全市ETC车道达到365条,通行比例达到20%;社保卡全市发放823万张,全市实现持卡就医即时结算的医疗结构已达1785家;全市90%以上的企业在网上实现年检及验照工作;建成14个专项应急指挥部联动的全市应急指挥体系,决策信息服务平台向市领导和市政府各部门、区(县)共计889位领导提供服务。
基本确立了科学的领导和管理保障体系。形成了以北京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指导、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日常组织协调、各部门区(县)信息化服务机构协同、各专业企事业单位支撑的多层次电子政务领导和管理保障体系;颁布实施《信息化促进条例》,形成以信息化标准、电子政务项目全流程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信息安全管理为主体的全方位的管理保障体系。
(二)历史机遇。
“十二五”时期是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关键时期,是电子政务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电子政务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
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对电子政务科学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十一五”期间,北京市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成为中等富裕程度的城市,与此同时,特大型城市运行和发展过程中人口、交通、资源、环境的压力更加凸显,首都经济社会需要更加科学的发展模式,需要更加精细化、智能化的电子政务支撑。传统的以部门为主的电子政务发展模式存在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互不联通等弊端,难以满足新阶段电子政务发展需求,需要创新电子政务发展模式,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主线带动全局整体发展,建设更加智能的电子政务应用体系。
公众需求升级为电子政务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拉动力。信息化应用已经成为市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信息技术的价值已经让全社会认识到电子政务是提高百姓生活品质,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推动行政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十二五”期间,公众对信息化服务的需求更加多元化、个性化,超出了传统电子政务的服务能力,需要统筹协调全市信息资源,协同整合所有业务服务部门,建设广覆盖、高效能、智能化的基础设施,提供渠道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服务更加及时便捷的信息化服务体系。
信息技术新一轮变革浪潮为电子政务智能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以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浪潮正扑面而来,新技术为更有创造性地运用信息技术提供了新的可能,拓展政府服务和管理的覆盖范围,提升信息的采集、处理和运用的能力,创造新的服务和管理手段,推动政府进入新一轮的创新高潮。
北京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给电子政务跨越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未来几年北京市的发展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要在城市运行、市民生活、企业运营、政府服务等多个方面实现与主要世界城市的对接,需要吸收引进世界范围内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电子政务建设与发展模式,率先在国内实现电子政务发展创新,引领全国电子政务发展。
(三)主要挑战。
在新的发展阶段,北京市电子政务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必须充分认识、积极应对、妥善解决。
全面涌现的需求对电子政务的发展速度提出了新的挑战。“十二五”时期,信息化需求将全面涌现,超大城市的运行管理需要更全面的感知、更加精细和更加智能的数字化管理手段;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公众需要更加全面、更加集成、更加便捷的数字化服务。面对新的发展态势,需要建立发展更快、解决问题更及时、绩效更高的电子政务科学发展机制,以快速满足城市运行、市民、企业和政府的各类需求。
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对电子政务的适应能力提出新的挑战。“十二五”期间,电子政务将面临更加多变的发展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型、行政体制改革以及信息社会的深度发展,将为电子政务的发展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需要在整体上提升电子政务体系架构和建设模式的适应性,发展架构更加柔性、计算能力更加动态、各类服务随需获取的电子政务体系。
信息网络的渗透发展对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信息网络重新定义了安全的内涵与边界,网络的全面渗透拓展了社会安全、经济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内容,新的犯罪手段和犯罪形式不断出现,安全问题也超越地域界限,传统的安全保障方式难以应对新时期的挑战。需要采取新的态度、新的思路和新的方式面对新环境下的安全挑战,建设智慧发展阶段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信息化与业务的日益融合对电子政务的服务保障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信息化应用的深化,信息系统的数量和复杂性持续增加,同时,政府的业务运行越来越依靠信息系统的支撑,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健壮性和安全性,保障业务的持续和安全运行已经逐步成为电子政务的首要任务。需要从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提高电子政务的保障能力,建立能力更加专业、管理更加规范和响应更加快速的保障体系。
电子政务发展到现在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电子政务体系尚未建立,为市民提供便捷的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为党政机关提供科学决策的支撑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以项目为中心的信息化工作推进方式和各部门分散建设的局面还没有完全打破,建设跨部门、跨层级重大应用的难度较高;信息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集约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重复采集还比较突出;符合新阶段要求的信息化基础环境和政策法规体系尚未建立;电子政务有效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
二、发展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智慧北京”战略任务,依据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战略目标,适应社会加速转型、城市管理方式转变的新阶段要求,以满足公众服务需求、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推动行政体制改革为导向,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主线,以支撑更加科学的决策、更加便捷的民生服务、更加精准的城市管理、更加高效的政民互动为着力点,加快转变电子政务发展方式,统筹协调全市电子政务集约化建设,大力推进信息资源充分共享和部门业务深度协同,努力推动电子政务再上新台阶,服务北京“五个之都”建设,推动北京率先形成创新驱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二)发展原则。
1.创新引领,融合渗透。
从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高度加快创新,围绕城市发展的重点需求和群众的迫切要求,找准突破口,深化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融合渗透,激发服务与管理模式创新,引领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2.统筹协调,集约发展。
坚持以顶层设计为总体框架,做好全市统筹与分工,统一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和公共应用支撑平台,推动业务系统统一标准、互联互通,做好与国家信息化的衔接,实现全局协调发展,避免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
3.政府引导,市场参与。
坚持政府引导的电子政务发展模式,明确政府与企业的分工与职责,创新市场参与机制,优化电子政务投资结构,鼓励市场资源充分参与,拓展政府与企业共赢空间,形成电子政务发展合力。
4.应用为先,绩效导向。
改变以建设为主的发展模式,以用为先,不断提高信息系统的应用水平,不断满足公众服务需求,不断发掘信息资源的潜在价值,以更好地支撑履职能力作为衡量绩效的首要标准。
(三)发展目标。
在“数字北京”基础上,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主线,聚焦城市经济社会管理迫切需求,按照“283”整体发展思路,以政府决策服务、公众集成服务“2”个核心需求统领全局发展,围绕人口、交通、资源环境、城市安全、民生服务、社会服务、市场监管、党政机关科学管理“8”个重点领域提高智能协同服务水平,集约发展智能的支撑平台、政务网络和政务信息资源服务“3”类基础,推动电子政务全局总体发展。
到2015年,形成创新的电子政务科学发展环境,建成集约绿色的电子政务基础设施,以人口、交通、资源环境、社会管理等领域为突破口,实现信息深共享、政务广协同,全面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安全运行水平,有效支撑政府科学决策,让市民普遍享受电子政务带来的便利服务,使电子政务成为推动行政体制改革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手段。
——形成全市电子政务科学发展的良好格局。转变电子政务发展方式,形成以顶层设计为总体发展蓝图、政府决策和公众服务为引领、全市信息基础设施统建共享、各部门科学分工协同推进的科学发展格局。
——电子政务融合水平进一步提升。电子政务集成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重点领域信息化支撑服务范围进一步深化拓展,按照各级政府事权划分,形成市、区(县)、街(乡)、居(村)四级电子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电子化公共服务,可全流程在线办理的公共服务比例达到90%以上,可在线办理各类国家行政服务事项的基层站点总数达到3000个左右,城市和社会网格化管理覆盖率达到95%以上,市民卡覆盖率达到98%以上。
——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取得重大突破。在人口、交通、环境资源、社会管理等领域,基本实现跨部门的、市区两级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有效避免信息重复采集,提升业务协同的效率,基层政务数据统一采集率达到80%以上,部门数据共享与需求满足率达到80%以上。
——电子政务集约化建设水平明显提高。实现智能卡、感知终端、服务设施、智能应用支撑平台、数据中心、电子政务云等基础设施的统筹建设,电子政务集约化水平明显提高。
三、以党政决策与公众服务统领全局发展
(一)提升党政决策智能服务水平。
完善多级智能决策体系。按照统筹建设、多级服务的要求,完善决策服务体系,按照市区两级政府事权划分,分别服务各级领导、业务部门和基层人员,实现行业决策服务与属地决策服务有效融合。
加强重点领域的决策服务能力。加强实有人口数据、公共事业服务能力、产业布局、交通服务能力等信息的集成和智能分析模型建设,提升人口影响评估、人口总量调控、区域发展规划等人口有关的决策服务能力;加强交通动态信息、人群流动、影响交通规划数据的采集和智能分析,提升交通应急事件的决策和交通设施规划的决策服务能力;强化城市运行体征指标收集、监测、分析,实现对城市管理重点问题、重点区域、重大危险源的监测预警;加强公共卫生、安全生产、特种设备运行、有限空间、消防安全等城市安全监控信息的接入与智能分析,提高城市安全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理的能力;加强社情民意、信访处理、社会事件等信息的采集和分析,提高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服务能力,加强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加强宏观经济运行、产业空间布局、重点企业运营情况、区域人力资源分布等信息的集成和智能分析模型建设,提升经济规划布局、经济调控政策等经济运行的决策服务能力。
提升党委、人大和政协的智能决策服务能力。在政府决策体系的基础上,综合政府部门和社会专业机构的各种城市运行、经济、政治、社会、民生等领域的信息和智能分析模型,形成党委、人大、政协的智能决策服务体系,满足党委掌握全局、科学领导的需要,支持人大立法和监督工作,服务政协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
以党政决策服务为引领推动系统协同共享。按照支撑决策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各部门和区(县)基础业务系统的动态感知、智能分析和快速指挥的能力;加强部门和市区两级决策服务信息的共享;引入舆情分析、经济运行、突发事件、政策分析等专业信息服务完善决策服务;推动人口、交通、水资源、能源消耗、信访舆情、经济运行、食品安全、企业信用、政府绩效等决策支撑数据库建设。
(二)提高公众的集成服务水平。
深化政务门户网站群的集成服务能力。围绕政务公开、网上办事和政民互动三大服务主题,改善和提升以首都之窗为核心的政务门户网站群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创新信息公开渠道和方式,加强依法主动公开信息的服务,建立统一的在线依申请信息公开服务系统,深化政务公开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设政务公开知识库,使政务公开信息找得到、看得懂、用得上;改进在线服务方式、内容和效率,推动政府行政事项基本实现网上事务处理,向公众提供网上办事全流程服务,结合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及网站无障碍改造,为老人、残障人士、农民、外来务工人员等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信息化便利服务,实现城乡均等的信息化服务;建立全市统一的网上公众参与机制,完善政风行风热线、在线访谈栏目、重大决策事项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等互动方式建设和创新。
建设多元化互动服务渠道。深化“市民主页”应用,为市民提供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获取政务信息、办理民生业务的服务渠道;鼓励街道、社区开辟服务型网站,与首都之窗网站群等政务门户建立协同服务;利用博客、微博、论坛等开办功能实用、服务便捷的专业频道,丰富网上文化内容,提供优质信息服务;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及其应用,通过数字电视实现政务、公益、便民、物业等多项服务信息的统一终端服务;加快“12345” 非紧急救助服务热线与各部门和区(县)服务热线的联动,促进公众咨询和诉求的统一受理,分类处置;进一步推进政府、党委、人大、政协、法院和检察院与群众互动渠道的建设,逐步实现热线、网站、来信等互动方式的统一受理、调度和处理;建设iBeijing系统,面向市民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形成市民服务广泛集成、无站式、单点登录的市民统一服务平台;建设eBeijing网站多语版,满足涉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领域多语种服务,搭建宣传展示北京的网络平台。
加强多级政务服务中心的信息化建设。推动市级和区(县)政务服务中心的前后台对接,按照“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收费”要求,推进前台办理系统和后台审批系统的对接,促进联合办理或并联审批;加快基层便民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基层便民服务中心综合服务系统,接入各种便民服务,使居民可以在社区、街(乡)基层服务站点办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计划生育、农用地审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便民服务,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推动不同层级服务中心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建设首都之窗网上办事大厅,按照高效便民的原则,全面整合市、区(县)、街(乡)、居(村)四级网上服务事项,与实体政务服务中心有效衔接,实现网上与网下协同服务。
以集成服务为引领推动系统协同共享。面向市民、企业、旅游者、外国人等对象规划公共服务链,形成面向个人的教育、社会保障、交通、住房、医疗、就业、旅游等服务链,面向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审批、企业人力资源服务、经营活动许可和资质认证等服务链;通过公共服务集成支撑平台,加强跨部门的协同与业务共享,将各部门的服务单元整合成为完整的服务链,通过政务门户或政府服务大厅向公众提供;进一步将社会提供的市民服务与政府电子公共服务相结合,形成专题性的集成服务门户。
四、提高重点领域智能协同服务水平
(一)人口精准服务管理。
提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精细化水平。试点居住证发放和应用,建立全市联网、部门联动、覆盖城乡的全员人口统筹管理信息系统;加强流动人口、人户分离基础信息采集,完善流动人口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
加强人口数据的采集与共享。规范人口信息采集标准,加强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出租房屋、就业、劳动保障等信息的采集、共享和整合,建立人口信息数据常态维护机制,明确各部门的信息维护责任,确保人口数据鲜活、准确。
加强人口管理的跨部门协同。强化人口管理的部门协作配合、联合执法的信息化支撑力度,推动行政执法部门同步、动态、高效联动。
提高人群动态感知能力。在地铁站、大型公共建筑、机场、火车站、公园等重点公共场所建设感知人群数量和流量的监控网络,有效支撑交通管理、社会治安、公共安全预警、突发事件应急等城市运行保障活动。
(二)交通智能服务管理。
建设交通物联网系统。加快轨道交通安全防范、极端天气条件下保持道路交通顺畅、城市运行保障和应急抢险车辆卫星定位管理等领域的应用示范,实现对车辆、居民出行、交通运输、停车等各类信息的大规模、低成本、广覆盖采集。
建立城市交通运行动态监测与预报预警系统。多方位实时监控城市交通运行状况,并进行长期的跟踪与诊断分析,深入研究拥堵的形成与演变机理模型,建立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发展协调分析系统,为城市交通、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发展、城市系统结构之间协调发展提供决策支撑。
加强各种出行方式的信息衔接。推动实现地面公交、轨道交通、出租汽车、民航、铁路、交管、气象、消防、应急等部门之间以及北京与周边地区的信息共享与协调联动。
加强公众交通出行信息服务。通过互联网、移动终端、广播、电视、语音、诱导屏等发布途径,实现对交通相关信息的综合处理和统一发布;推广卫星定位、动态导航、公交车站电子站牌等应用,实现停车场空车位和电子交易等数据的联网集中,为公众提供路况、换乘、停车、定位等信息服务。
(三)资源环境精细管理。
推进城市空间实体“一张图”建设。推动规划、土地、建筑、城市部件、交通基础设施、地下管线、矿产、园林文物等领域空间实体信息的共享和协同管理。
建设水资源和能源的智能管理体系。积极推动智能电表、智能水表、智能燃气表和供热计量器具在有条件的企业和家庭基本普及,逐步实现远程计量和分时段计费;高标准建设天然气、热力全网数字化监控和运行调度系统,搭建城市电网智能运行监控平台;建设覆盖取水、供水、用水等环节的水资源管理系统,实现水资源管理的动态化、精细化、智能化。
建立企业用水、耗能和排污监测体系。加快建设重点企业、大型公共建筑、学校和党政机关等大型机构和场所的用水和用能监控系统,建设重点监控企业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形成全市统筹的重点机构用水、用能和排污监测数据库,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
完善城市环境智能监测体系。建设生活垃圾全过程精细化管理系统,建设覆盖全市生态环境、重点污染源、垃圾处理设施和填埋场的监测网络,实现空气、水质、噪音、水土等城市环境状态的实时感知,推进全市生态和环境数据中心建设,实现跨部门环境监测数据共享。
深化城市管理网格化。加快城市运行监测平台和网格化管理平台相结合,逐步整合水、电、气、热、通信、地铁等城市生命线的运行监控信息,完善城市综合运行监测管理;推进网格化管理应用范围扩展到郊区(县);建设“1+S+N”的市政管线信息监控管理体系,提高地下管线管理水平。
加强旅游和文化资源的整合服务。加快各类博物馆、图书馆和各种文物的数字化,开展公园和风景名胜区智能化管理示范。
(四)城市安全智能保障。
推动城市运行和应急管理的物联网应用试点和推广。应用物联网技术提高城市安全监控监测、智能分析和快速响应能力,推进各部门和区(县)包括应急物联网感知信息在内的各种信息接入应急指挥系统,提升城市安全运行和应急管理保障水平。
建设重点场所全覆盖的城市安全监测网络。建设覆盖轨道交通、交通枢纽、公交车站、公共场所、在建工地、餐饮企业、有限空间、地下空间、公园森林等重点场所的视频监控、消防监控和有毒气体监测网络。
建设覆盖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监测网络。推进覆盖全市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等重点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监管网络建设,实现对重要场所、重点部位、关键设备设施、危险物品使用的动态监管和实时监控;积极推进电梯等特种设备物联网应用,实现全市特种设备的有效监管。
加大公共卫生安全监管与保障。推进物联网在卫生监督领域的应用,提升医疗废弃物管理、餐饮监督、疫情防控等业务的信息化水平,逐步实现实时、动态、连续的电子卫生监管;加强疫情、人口、居住、餐饮卫生、食品安全等信息的共享,建立健全卫生应急指挥决策平台,实现对卫生应急工作的统一指挥协调。
提高社会治安信息化保障能力。以社会化、信息化、网络化为重点,加强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社情民意、诉讼案件等社会治安信息需求的服务,健全点线面结合、网上网下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
完善城市灾害智能化应急处置体系。建设智能化的消防应急、森林防火、城市防汛等预警联动系统和灾害信息快速发布平台,实现应急、防汛等综合信息的共享和各种灾难事件、信息的快速发布。
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加强互联网新媒体管理,逐步推进网站实名制、手机实名制,维护网络信息安全流动;有条件的部门建立微博、网络发言人等互动方式;提高网上舆情监测和引导能力,准确掌握网上舆情,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正确引导网上舆论,努力营造良好的网上舆论环境。
完善多级联动的应急指挥体系。优化自上而下的指挥调度流程,推动各部门和区(县)的应急指挥系统完善和联动,整合形成全市统一的应急指挥调度体系。
(五)民生服务便捷高效。
全面推广应用“市民卡”。以社会保障社保卡、居住证、实名市政交通卡为基础,打造“市民卡”,建设市民卡应用支撑平台,实现各类实名智能卡的互认,逐步实现“市民卡”在养老、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事业服务、社区服务等领域的一卡多用。
深化社会保障卡的应用。实现社会保障卡的全覆盖,加载金融功能,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数据中心,推动社会保障经办机构的信息化,实现社会保障卡在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社会保险中的应用,并逐步拓展到就业服务、劳动关系、人才服务、人力资源开发、人事管理等领域。
提供“一站式”的医疗公共服务。推广可共享交换的电子病历和居民健康档案,推广基于网络的预约挂号、双向转诊等服务,推进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患者持卡就医、实时结算;建设“一站式”的便民医疗服务专题门户,使市民可以通过网络、电话、数字电视等多种方式方便地完成挂号、预约、健康咨询、检查结果查询、健康档案查阅、医保查询、在线购药等多种便民服务。
提供“一站式”的居住公共服务。建设“一站式”的居住服务专题门户,整合各项居住公共服务,推动经济适用房申请,廉租房配租、两限房配售等住房保障服务“一站式”在线申请与办理,完善住房公积金在线查询服务,完善房屋交易、税费缴纳、物业监督等在线办理服务;实现住房公积金贷款、提取等服务在线申请和办理,加强公积金在线监管水平;加强住房、税务、社保、资产、救助等信息的共享和比对应用,提高住房保障资格审查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大力发展全民数字化终身教育与学习服务。推动各级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推动中小学、大学、在职教育、社会培训、就业培训、政府培训等机构开发在线教学培训资源、完善远程教育模式,整合政府和社会提供的各类在线教育和学习资源,构建服务市民终身教育和学习的网络化服务平台。
完善城乡一体的网络化就业服务。加强就业信息监测网络建设,动态监测全市就业状态;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为劳动者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政策咨询、职业介绍、就业指导、就业失业登记、创业指导、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等服务。
(六)社会服务管理创新。
构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加快推进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的试点工作,实现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对人、地、物、事、组织的全覆盖。
推进街道核心业务和社区服务管理信息化。在街道及所辖社区逐步实现综合事务“一口受理、内部协办”,在区(县)内实行跨街道、跨社区联网就近办理、区域内通办。
推进智慧社区(村)建设。搭建社区居民交往平台,推进社区网络服务体系建设;推广“数字北京”缴费服务平台,推动信息化便民公共服务进社区;完善96156社区服务平台,支撑各类公共、公益和便利服务资源向社区(村)延伸,推进与农村社区服务站的整合;加强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病患人群的信息化服务。
推进涉农信息化服务。推进农业、农村、农民整体的信息化应用,以“221信息平台”为依托,打造立足北京、服务全国的高端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推动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加强涉农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
加强社会组织与志愿者的信息化管理。建立社会工作者、志愿服务工作者、社会组织、社会领域党建等方面的数据库,推动实现各类社会组织“一站式”服务,加快社会组织党建、团建信息化建设。
加强党建、立法、政协、司法领域的公众信息化服务。完善基层党建网站,建立基于网络的党群互动渠道,倾听民生、问计于民;完善工作立法市民意见征集、人大常委会视频直播(录播)、人大常委会主任信箱等立法网上服务;通过网络进一步全方位展示政协工作动态和履职成果,建设网上征求意见、网络调查问卷、网上直接对话等网上互动服务,密切政协与群众之间的联系;建设司法行政系统的综合服务平台,加强教育矫正、化解矛盾、法律服务、法制宣传等司法行政服务;加强法院和检察院电子公共服务,完善审判信息发布、网上诉讼服务、诉讼档案电子借阅、检察信息发布、网上举报等网络化司法公共服务。
(七)市场精确监管服务。
建设全市统一的食品药品安全追溯平台。应用物联网技术,建设婴幼儿配方乳粉、原料乳粉和畜禽、水产品高等高风险重点食品追溯网络;加强药品供应链信息化建设,加强药品的用药监测和药品的溯源管理。
完善市场协同监管体系。建立市场监管信息统一归集平台,加强发改、公安、工商、质监、劳动就业、卫生、民政、流管、人口计生等部门市场监管信息共享,加强市场准入审批;完善电子商务监控平台,逐步实现对北京电子商务企业网站的实时监控,规范网络交易行为;建设知识产权系统,提升知识产权信息保护和服务水平;加强工商、质监、卫生、流通等部门联合执法信息共享。
完善信用管理服务体系。积极建设北京市“经济户籍库”,推进经济市场主体分类监管;建设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管理服务平台,强化信用信息资源共享与网上监督,加快建设面向工程建设、食品安全、药品安全、金融等重点领域的信用体系建设。
提高经济市场运行动态监测能力。建设网格化经济市场运行监测体系,加强中央商务区、中关村示范区、金融街等区域重点企业的运行情况监控,加强汽车、能源、电子、软件与信息服务、金融等重点行业运行数据采集渠道建设,提高生产、消费、物价、生活指数、资产价格等宏观经济数据的监测和共享,推动统计、发展改革、行业主管部门和市场研究数据的整合,建设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的经济运行数据库建设,提高经济市场宏观和微观运行的监测与动态管理能力。
(八)党政机关科学管理。
提高协同办公能力。建设市区两级运行规范的电子文件中心,实现市、区两级机关电子文件在线移交以及电子文件中心通过政务网为党政机关提供信息服务;推广网络协同、移动办公、视频会议等工作方式,促进在线文档工具、数字签名、在线知识库的应用。
加强党政机关内部管理信息化建设。深化政府、党委、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等党政机关的人力资源、预算、资金、项目管理、政府采购等管理事项的信息化应用。
提高党政机关监察、审计和绩效考核信息化水平。加大行政服务事项网络监察力度,覆盖重点行政服务事项;开展重要单位的联网审计,逐步扩大覆盖面,提高审计效率;推进政府绩效考核全过程的信息化。
提高党建信息化水平。推动组织工作有关系统的整合深化,实现组织信息化管理横到边纵到底;完善领导干部考核信息系统,实现干部考核的日常化、动态化;进一步完善干部在线学习系统,逐步向基层延伸,扩大覆盖面;建立基层党建的网上交流平台,实现党组织对基层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进行实时动态精确管理;推动组织、宣传、纪检、统战、外联等部门实现办公协同,实现党员、干部、专家、城市管理、经济运行、社会管理等信息的共享。
加强政法系统业务联动。完善数字法庭,加强审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实现对案件、所有审判人员全部司法行为的全程监控;推动检察业务网络化和规范化,提高办案效率和质量,强化内部监督制约,保障公正执法;推动司法公共服务、司法行政管理、治安、检察、审判等政法业务联动和信息共享。
提高人大和政协机关信息化服务水平。完善人大机关的会议、电子阅文、移动行政业务、代表信息服务、换届选举等系统建设和应用;完善政协机关的提案管理、会议管理、电子文件、办公管理等系统建设和应用。
五、集约发展智慧的信息基础设施
(一)建设智能的政务应用支撑平台体系。
建设市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统筹建设市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实现管理对象和感知设备的统一编码,为感知设备的统筹部署和共建共用提供支撑服务;实现各类物联信息的统筹管理、充分共享和有效整合,为全市综合应用、领域协同应用和各部门物联网应用提供支撑服务。
建设市政务云计算平台。统筹建设市级政务云平台,为政府门户网站、办公系统提供基础环境和统一开发建设等服务,并为协同办公提供各类共性支撑服务;以重点领域应用需求为导向,引领领域云计算平台建设。
完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完善市、区(县)两级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强化跨部门、跨层级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体系,为跨部门、跨层级的资源共享和各类政务应用的互联互通与业务协同提供共性支撑服务。
完善市移动电子政务管理平台。完善移动电子政务管理平台,构建移动应用支撑体系;为各类移动电子政务应用提供统一政务接入、统一应用管理、统一接口标准、统一安全标准、统一终端标准服务,推动移动技术在各政务部门的全面普及,优先推动应急管理、行政执法、领导决策等领域的移动电子政务应用。
建设统一的城市空间实体可视化管理平台。基于全市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体征状态智能感知的立体通道,形成跨部门、跨行业,覆盖地上、地表、地下关键实体的智能化感知体系;统筹建设由一个主中心和多个领域分中心组成的城市空间实体信息聚合枢纽;建设统一的城市空间实体应用服务平台,为城市、经济、社会和市民提供的地理空间服务。
建设统一单点登录用户认证平台。建设贯穿前台首都之窗公众服务与后台委办局业务处理之间的统一用户认证平台,支撑公众一个网上身份、政府一口网上服务、共享一套用户数据。
(二)构建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数据库体系。
完善政务信息资源数据库体系。逐步构建由基础信息库、领域共享信息库、重大应用主题共享信息库、部门业务信息库等构成的“智慧北京”政务信息资源体系;加强人口、法人、空间、宏观经济、管理对象与感知设施、城市运行状态等基础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和应用,推动基础信息资源服务向政务云服务模式发展;加快覆盖城市规划、土地资源、房屋建筑、市政管理、道路交通、环境保护、市场管理、经济运行、公共安全、社会管理等领域的城市空间实体专题数据库建设,依托专题数据库整合建设全市统一的城市空间实体信息资源分类、分级服务数据库;构建城市运行可视化融合信息库,支撑城市运行和领导决策指挥需求;围绕重点需求,大力推进领域共享信息库和重大应用主题共享信息库的建设、共享与应用服务。
加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加强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建设,推进统一登记、动态维护和管理;依托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深化跨部门、跨层级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与应用,提升信息资源共享与应用服务水平;推动政府、党委、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等党政机关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促进跨部门和市区两级的业务协同。
完善政务公开支撑服务平台。建设统一的数据类政务信息公开系统,实现各种政务数据资源的集中公开和服务;完善全市统一的政务公开服务系统,推进信息公开渠道的整合,推进政务公开信息的标准化统一管理;建设统一的在线依申请信息公开服务系统,使用户可以在线向相关职能部门申请并获取相关政府信息。
建设政务信息资源公益性开发数据库和服务平台。重点建设交通、空间、房屋、信用、文化资源等公益性开发政务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政务信息资源公益性开发服务平台,为信息资源的开发主体提供统一的数据服务平台,通过授权使用、特许使用、无偿使用等方式,向公益性开发提供政务信息资源。
(三)发展绿色集约智能的政务网络体系。
提升政务网络性能。完善800兆数字集群通信网,加强涉密政务内网的统筹应用,提高政务外网性能,加快建设高清视频传输网络;构建布局合理、节能环保的政务数据中心体系,建设形成高效服务公众的集约化的政务数据中心,为政府部门提供集中的主机托管、灾备和运维服务。
统筹建设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全市传感器、摄像头、电子车标等各类传感终端,形成共用的传感终端网络;建设全市统一的政务物联数据专网、无线宽带专网和物联网安全保障体系,为全市各种物联网应用提供统一的数据传输和安全保障服务。
统筹政务服务终端基础设施。统筹市民持有的智能卡,推动社会保障卡、交通卡、居住证、ETC等多种智能卡互认,促进各种政务服务和社会服务的集成;整合在社区、办公楼宇等公共场所部署的信息屏、缴费通等服务终端,形成覆盖全市的服务终端网络,接入和集成各种网络化服务。
提升信息安全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推进电子政务内、外网密钥管理和电子认证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政务部门的互联网和移动网络统一接入;统筹建设全市的灾备、病毒防范、无线电监管、信息安全应急等信息安全基础设施;提高信息系统跟踪审计、防止非法篡改等主动防护能力,从整体上提高信息系统对抗能力的动态性和智能性;运用全市灾备基础设施,加强系统恢复能力建设;加快研究面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的安全保障措施。
六、保障措施
(一)完善电子政务体制与机制。
加强各级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信息安全协调小组的领导,整合电子政务咨询、研究、设计等资源,统筹全市信息化的总体设计、标准制定以及共用基础设施的运维管理;充分发挥信息化专家委的决策支持作用,推进专家委参与全市信息化相关工作的制度建设;健全党委系统电子政务领导和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内网、党委应用系统的整体服务保障机制;完善部门和区(县)的电子政务管理和服务机构,建立跨部门的信息化分组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市级信息化专业服务支撑体系,为各部门提供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和运维服务;推动规模小、业务量少的信息化服务支撑机构逐步整合,建立健全共建共享机制;建立重大信息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统一领导、有效协调、共同论证机制。
(二)加强电子政务顶层设计。
在市信息化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市信息化专家委指导下,市经济信息化委负责组织协调,全市各部门和区(县)按领域联合设计、共同论证,并由市专家委评审;通过评审的顶层设计方案成为指导全市电子政务工作的重要依据,严格按照顶层设计方案审查信息化项目;定期召开顶层设计工作调度会,回顾工作成果、明确阶段工作目标、部署重点任务、协调推进难题;及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建设效果评估顶层设计的合理性,采取迭代的方式逐步完善顶层设计。
(三)加强资金保障和管理。
加强电子政务建设资金的统筹和投入,加大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与国家相关战略、规划充分对接,争取重大应用率先在京试点示范;积极申请利用重大科技成果转让和产业项目统筹资金,支持电子政务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以及重大应用和示范区建设,通过应用示范带动产业发展;积极采用建设-转移(BT)、建设-运营-转移(BOT)等社会带资建设、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加快电子政务发展;为承担交通、医疗、就业等公益性信息化服务的企业提供通讯网络、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加强建设资金的审核与监管,提高信息化资金使用效益。
(四)创新信息资源管理。
健全信息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机制和管理制度,加强政务信息“一表化”采集管理,建立政务信息资源采集核准和协调监督工作机制;健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与应用的工作机制和制度规范;加快制定政务信息“一表化”采集、政务信息资源资产化管理、基础数据库使用与管理、政务信息公开、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管理规范;加快研究和制定政务信息资源公益性和社会性增值开发利用的相关政策和管理办法,通过向社会开放政务信息资源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五)规范电子政务服务市场。
建立电子政务总体承包、前期设计、运维服务、安全管理等领域的专业服务企业和人员的资质认定和管理制度,推行持证上岗;规范电子政务外包管理,探索电子政务整体外包模式;建立电子政务项目交易平台,加强项目标书、合同、招投标流程、项目承建单位资质、信用的管理和监督;完善信息化工程项目的信息公开机制,建立服务企业和从业人员的信用信息数据库,将信用信息作为电子政务采购中选择服务商的重要依据。
(六)完善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
根据国家立法进程,建立健全信用管理、信息安全、电子文件互认互信等方面的相关配套制度;加快制定“市民卡”一卡多用、传感器标识、物联网专网应用、服务终端网络共建共享、人口信息共享应用、入户信息采集、组织机构实名标识和管理等全局性的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文件。
(七)加强运维及安全保障。
加强电子政务运维的组织与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运维工作管理制度、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运维经费核算制度;加强运维安全管理,按照国家等级保护和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的有关要求,建立完善等级保护工作机制,落实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制度,规范涉密信息系统使用管理;加强主动防护技术的创新和试点,建立主动防护标准,完善信息系统主动防护能力检查制度;完善电子政务运维及安全资质管理,积极推行运维及安全工作人员考核认证、持证上岗。
(八)完善电子政务绩效考核机制。
完善电子政务绩效考核体系,将政务绩效作为电子政务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完善公众评价、政务绩效日常监测、系统运行监控等方式,将电子政务绩效考核结果纳入部门、区(县)和干部绩效考核;推动各部门和区(县)按照全市考核要求,开展重大项目的综合评估,将绩效考核与项目建设管理、信息化运维管理、信息化服务工作等日常管理工作相结合,通过绩效考核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